免费咨询热线
13652478534杜邦 PA66 FR50 隶属于 Zytel® 系列核心产品,是一款以 25% 玻璃纤维增强、无卤阻燃体系改性的聚酰胺 66 工程塑料。其核心技术定位在于通过 “增强骨架 + 阻燃防护” 的复合改性策略,解决电子电气、汽车等领域对 “结构强度” 与 “安全阻燃” 的双重刚需,在实现 UL94 V-0 级阻燃性能的同时,依托玻纤增强构建起高刚性力学基础,成为薄壁精密部件制造的标杆材料。
从改性机理来看,FR50 的技术逻辑清晰且高效:一方面,25% 玻璃纤维的均匀分散形成刚性支撑网络,显著提升材料的拉伸强度与耐热性,解决普通 PA66 刚性不足的短板;另一方面,采用氮 - 磷协同无卤阻燃体系,通过燃烧时形成的膨胀炭层阻隔热氧传递,既避免了卤素阻燃剂的腐蚀与环保问题,又实现了 “自熄迅速、无熔滴” 的阻燃效果。这种 “增强与阻燃协同增效” 的设计,打破了传统材料 “阻燃与力学性能失衡” 的瓶颈。
阻燃性能是 FR50 的核心竞争力。该材料在 UL94 垂直燃烧测试中展现出优异表现:0.35mm 的薄壁制品即可达到 V-0 级标准,1.5mm 厚度时更能实现 5VA 级最高阻燃等级,燃烧时平均自熄时间<10 秒且无熔滴产生,有效阻断火灾蔓延风险。其无卤特性完全符合 RoHS、REACH 等环保法规,燃烧产物中腐蚀性气体含量仅为传统含卤材料的 1/20,大幅降低对设备与环境的损害。在灼热丝测试中,0.75mm 厚度制品的灼热丝起燃温度(GWFI)达 960℃,热灯丝点火温度达 900℃,远超电子电气部件的安全阈值。
25% 玻璃纤维的增强作用使 FR50 具备出色的力学性能。常温下,其拉伸强度可达 158MPa,弯曲强度突破 240MPa,弯曲模量高达 9410MPa,分别较普通 PA66 提升 60%、70% 与 120%。即便在高温环境中,力学性能仍保持稳定 ——1.80MPa 载荷下的热变形温度达 235℃,80℃时拉伸强度仍能维持 120MPa 以上,满足高温工况下的结构承载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其 Izod 缺口冲击强度达 105J/m,在增强材料中实现了刚性与韧性的平衡,避免了 “增刚必脆” 的问题。
FR50 的加工性能专为薄壁精密成型优化。其熔体流动速率(280℃/5kg)虽受玻纤影响略低于普通 PA66,但仍能满足复杂型腔填充需求,配合极低的成型收缩率(流动方向 0.30%、垂直方向 0.70%),可生产尺寸精度达 ±0.02mm 的精密部件。材料的吸水率控制更为优异,24 小时吸水率仅 0.5%,远低于标准 PA66 的 1.5%,在潮湿环境中尺寸稳定性提升 40%,有效减少因吸湿导致的部件变形与性能波动。
电子电气应用对绝缘性能的严苛要求在 FR50 上得到充分满足。其体积电阻率高达 1.0×10¹⁵Ω・cm,介电强度达 38kV/mm,即便在 10Hz 高频环境下,介电常数仍稳定在 3.5-3.8 之间,损耗因数仅 0.014-0.041,能有效隔绝电流传导与信号干扰。更关键的是,其相比耐漏电起痕指数(CTI)≥400V,达到 PLC 2 等级,可在潮湿或污染环境中防止电弧放电,为高压电气部件提供双重绝缘保障。

电子电气领域是 FR50 的主战场,尤其适配高压、高频场景。在连接器领域,服务器电源接口、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等部件采用该材料后,既能通过 V-0 级阻燃性能应对电路短路风险,又能凭借高绝缘性保障 1000V 以上高压传输安全,针脚密集型结构的一体化成型更凸显其加工优势。断路器、漏电保护器的外壳与接线端子则依托其高刚性与尺寸稳定性,在频繁通断的机械应力下保持结构不变形,5VA 级阻燃性能更成为终端设备的 “安全底线”。此外,变压器线圈骨架、PCB 绝缘支架等部件利用其耐热与绝缘的组合,在 120℃持续高温下仍能维持绝缘性能稳定。
汽车工业中,FR50 主要服务于高温与高压部件。发动机舱内的传感器壳体、进气歧管端盖等部件,需承受 150℃以上高温与油污侵蚀,其 235℃热变形温度与耐化学性可确保部件使用寿命延长 3 倍以上。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电池模块支架则同时利用其阻燃性与力学强度:UL94 V-0 级阻燃性能阻断电池热失控后的火焰蔓延,158MPa 的拉伸强度可承受电池模组的重量载荷与行车振动。线束固定件、散热器风扇框架等结构件,亦通过其尺寸稳定性与耐磨性降低长期使用中的故障风险。
在工业领域,FR50 的耐用性与安全性得到充分发挥。电机绝缘端盖采用该材料后,凭借高绝缘性与耐热性,在电机运转的高温环境中实现有效绝缘,避免漏电事故;自动化设备的齿轮与轴承座则利用其耐磨性(1000 次循环磨损量仅 8mg)与高刚性,降低机械传动中的能量损耗。在智能电表、工业控制器等设备中,其阻燃性能与电气稳定性的组合,确保设备在工厂复杂环境中安全运行。
FR50 的加工需兼顾玻纤保护与阻燃剂稳定性。注塑成型时,料筒温度应分段控制:后段 250-260℃、中段 260-280℃、前段 270-290℃,喷嘴温度维持在 265-275℃,避免超过 300℃导致阻燃剂分解。模具温度建议设定为 70-120℃(最佳 100℃),通过提高模温减少玻纤外露与表面缺陷。注射压力采用 60-100MPa 中高压,螺杆转速控制在 50-100rpm,防止玻纤过度剪切断裂影响增强效果。
吸湿管控是加工前的核心环节。FR50 虽吸水率较低,但仍需采用除湿干燥机在 80-90℃下干燥 4-6 小时,确保含水率≤0.1%,否则易产生表面银纹与内部气泡。原料应保持铝箔袋真空包装,开封后 6 小时内必须使用完毕,避免二次吸湿。模具需进行镀铬等耐磨处理,减少玻纤对型腔的磨损;成型后制品建议在 100-120℃下退火 2-4 小时,消除内应力,进一步提升尺寸稳定性。加工过程中需保持通风,避免阻燃剂分解产生的微量气体积聚。
版权所有©东莞市伟才塑胶原料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权利. 备案号:粤ICP备2021046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