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13652478534Makrolon® PC FR6005 是科思创推出的中粘度阻燃级聚碳酸酯树脂,以 “高阻燃 + 抗冲击 + 易加工” 为核心标签,属于注塑级改性材料。其配方中集成阻燃剂与脱模助剂,300℃/1.2kg 条件下熔体体积流动速率达 9-16cm³/10min,兼顾成型效率与尺寸精度,1.5mm 厚度即可达到 UL94 V-0 级阻燃效果,广泛服务于电子电器、消费电子等对安全性能与结构可靠性有双重需求的制造领域。
该材料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优异的阻燃特性,按 UL94 标准测试,1.5mm 和 3.0mm 厚度均达到 V-0 级阻燃等级,无需额外添加阻燃剂即可满足严苛防火需求。同时通过 134℃球压测试(IEC 60695-10-2 标准),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结构稳定,配合灼热丝易燃指数达标表现,为电子设备提供双重安全保障,大幅降低短路、过载引发的火灾风险。
在机械性能上,FR6005 实现了强度与韧性的平衡。拉伸性能扎实,屈服拉伸应力达 60-62MPa,断裂应力 55-66MPa,配合超过 50% 的标称断裂拉伸应变,能应对长期受力与形变场景,不易出现脆性断裂。弯曲性能可靠,弯曲模量 2320-2400MPa,弯曲应力 90-92MPa,可支撑结构件稳定承重,如电器外壳、支架等部件。抗冲击能力表现突出,23℃环境下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达 56-68kJ/m²,悬壁梁缺口冲击强度 56-60kJ/m²,即使在 - 30℃低温环境中,缺口冲击强度仍保持 16-20kJ/m²,能抵御碰撞、跌落等突发载荷。多轴向仪器化冲击测试显示,23℃时冲击能量达 51-54J,冲击力峰值 5000-5100N,抗冲击性能优于普通阻燃 PC 材料。
中粘度特性赋予其良好的加工适配性,熔体体积流动速率覆盖 9-16cm³/10min,可轻松填充薄壁、窄缝等复杂模具结构,3.2mm 厚度下收缩率仅 0.6%-0.8%,且纵横向收缩率差异小,能保障批量生产的尺寸一致性,减少部件装配误差。加工工艺窗口宽泛,常规注塑设备即可生产,熔体温度控制在 300℃左右,模具温度设置 60-90℃即可,对精密部件可适当调整注射压力至 80-120MPa,以确保充模完整。内置的脱模助剂显著降低粘模风险,减少后续修整工序,配合 30-60r/min 的螺杆转速与合理背压设置,可实现均匀塑化,提升生产效率。
热稳定性可满足电子电器常规应用需求,0.45MPa 载荷下热变形温度达 133℃,1.8MPa 载荷下为 118℃,维卡软化温度 138-141℃,长期使用温度(拉伸冲击强度相对温度指数)达 105℃,能适应电子设备内部散热环境。物理稳定性优异,密度约 1.20g/cm³,23-55℃温度范围内,流动方向线膨胀系数 6.1×10⁻⁵cm/cm/℃,垂直方向 6.6×10⁻⁵cm/cm/℃,温度波动时尺寸变化较小,不易发生翘曲变形。此外,材料具备一定化学耐受性,对常规清洁剂、弱碱等具有抗性,表面不易因侵蚀出现开裂或变色。
消费电子领域是其核心应用场景,手机中框、笔记本电脑底壳等部件采用该材料,依托高阻燃性与抗冲击性,兼顾设备安全与结构防护;平板电脑外壳、耳机充电盒则利用其尺寸稳定性与易加工性,实现复杂造型一次成型,提升生产效率。充电器、电源适配器外壳选用该材料,1.5mm 厚度即可达到 V-0 级阻燃,配合 105℃长期耐温性,能应对充电过程中的温度升高,保障使用安全。
家电领域的电视后盖、机顶盒外壳广泛采用该材料,阻燃性能降低电路故障引发的火灾风险,表面质量好的特性减少外观缺陷,提升产品质感。微波炉控制面板、洗衣机控制模块外壳则利用其热稳定性与力学性能,适应设备运行中的中温环境与日常操作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小型家电如咖啡机、面包机的电气部件外壳,借助其绝缘性与阻燃性,形成双重安全保障。
电气设备领域的线路板保护罩、小型断路器外壳采用该材料,UL94 V-0 级阻燃性与优异绝缘性结合,降低设备运行中的火灾隐患;基站通讯设备外壳则利用其尺寸稳定性与抗冲击性,在户外或机房环境中保持结构完整,保障设备正常运行。连接器、继电器等精密电子元件外壳依托其中粘度特性,实现复杂针脚结构一次成型,提升装配精度。
工业领域的仪器仪表外壳、设备操作面板选用该材料,凭借阻燃性与抗冲击性,在工厂环境中保障设备安全与操作人员防护;小型机械的防护罩、观察窗则利用其加工便捷性与力学性能,兼顾防护功能与生产效率。部分照明设备的灯座、接线盒也采用该材料,配合其热稳定性,适应灯具散热需求。
加工前的干燥处理至关重要,需在 120℃下干燥 4-6 小时,确保水分含量低于 0.02%,避免高温加工时产生银丝、气泡等缺陷,影响阻燃性能与力学强度。设备方面推荐使用渐变压缩型螺杆,料筒温度按分段设置:后部 260-280℃、中部 270-290℃、前部 280-300℃,射嘴温度控制在 290-300℃,避免超过 320℃导致材料分解。注塑压力需根据制品特性调整,常规部件控制在 80-120MPa,薄壁复杂件可适当提升,同时采用多级注射方式,减少表面缺陷。成型后应缓慢冷却,模具温度不低于 60℃,对于壁厚差异较大的部件,需延长保压与冷却时间,以减少内应力,避免开裂。此外,再生料使用比例建议控制在 20% 以内,且需确保干燥充分,防止性能衰减。
版权所有©东莞市伟才塑胶原料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权利. 备案号:粤ICP备2021046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