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13652478534在电镀级 ABS 注塑成型的复杂工艺里,注塑参数的精确设置对最终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特别是温度、压力和速度这三个关键参数,它们彼此关联又相互影响,其最优配比是获得高质量、可用于电镀的注塑制品的核心要点。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参数的设置奥秘。
电镀级 ABS 的料筒温度设置需十分精准。一般来说,其熔胶温度范围处于 250℃ - 275℃,最佳温度在 270℃左右。这是因为电镀级 ABS 中丁二烯含量有特定要求,适宜的高温能确保其内部结构均匀塑化,保障后续电镀层良好附着。料筒各段温度应合理分布,从料斗端到喷嘴方向,温度逐渐升高。比如,靠近料斗的第一段温度可设为 240℃ - 250℃,主要用于对原料初步预热软化;第二段温度提升至 260℃ - 270℃,促使 ABS 进一步塑化;而靠近喷嘴的最后一段温度则稳定在 270℃ - 275℃,让熔体以良好流动性顺利注射。若温度过低,ABS 熔体流动性差,易导致填充不足、制品出现缺料、熔接痕明显等问题,影响外观与电镀效果;温度过高,又会使 ABS 分解,降低材料性能,同样不利于镀层附着。
模具温度对电镀级 ABS 注塑成型也至关重要。模具温度通常控制在 50℃ - 80℃。定模温度可稍高,保持在 70℃ - 80℃,动模温度控制在 50℃ - 70℃。较高的定模温度能让制品在脱模时更易留在动模一侧,避免黏附定模,同时有助于缩小制品收缩率,缩短成型周期。合理的模具温度能使制品冷却均匀,减少内部应力,保证表面质量。若模具温度过低,制品冷却过快,易产生内应力,导致后续电镀时镀层起泡、脱落;温度过高,制品冷却时间延长,生产效率降低,还可能出现制品变形等问题。
注射压力决定了 ABS 熔体能否顺利填充模具型腔。对于电镀级 ABS,注射压力一般控制在 60MPa - 120MPa。具体数值需依据制品的复杂程度、壁厚以及模具结构等因素调整。若制品结构简单、壁厚较厚,注射压力可适当降低,控制在 60MPa - 80MPa;若制品形状复杂、有薄壁部位,为保证熔体顺利填充,注射压力需提高至 100MPa - 120MPa。注射压力不足,会导致填充不充分,制品出现短射、缺料等缺陷;压力过高,不仅会增加制品内应力,还可能使模具产生飞边,影响制品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进而影响电镀效果。
保压压力用于保持塑料在模具型腔内的形状和尺寸,防止制品收缩。电镀级 ABS 的保压压力一般为注射压力的 40% - 80%,即 24MPa - 96MPa。保压压力设置合理,能有效补偿制品冷却收缩时的体积变化,减少缩痕,提高制品尺寸精度。若保压压力过低,制品易出现缩痕、凹陷等缺陷;保压压力过高,会使制品内应力增大,同样不利于后续电镀。保压时间通常控制在 5s - 20s,具体时长需根据制品厚度和尺寸进行调整。较厚制品需要较长保压时间,以确保内部充分压实;较薄制品保压时间可适当缩短。
背压主要用于控制塑料的压缩比和塑化质量。对于电镀级 ABS,背压一般控制在 5MPa - 20MPa,常用值为 10MPa 左右。适当的背压能使塑料在螺杆内充分混炼,排出气体,提高熔体密度和均匀性。但背压过高,会增加螺杆负荷,延长塑化时间,甚至可能导致塑料过热分解;背压过低,则无法有效排出气体,熔体塑化不均匀,影响制品质量。
注射速度决定了塑料充满模具型腔所需的时间,一般控制在 20mm/s - 80mm/s。对于电镀级 ABS 注塑,在保证熔体顺利填充且不产生紊流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慢的注射速度。因为过快的注射速度可能导致熔体在模具内产生紊流,卷入空气形成气泡,或者使制品表面产生喷射纹,这些缺陷都会影响电镀层的附着。对于形状复杂、薄壁的制品,注射速度可适当提高至 40mm/s - 60mm/s,以确保熔体在短时间内填充型腔;对于结构简单、壁厚较大的制品,注射速度可控制在 20mm/s - 40mm/s。
螺杆转速影响塑料的塑化效率。电镀级 ABS 注塑时,螺杆转速一般控制在 30r/min - 80r/min。螺杆转速过快,塑料在螺杆内停留时间过短,塑化不充分;转速过慢,则会降低生产效率。合适的螺杆转速能使塑料均匀塑化,为注射过程提供稳定的熔体。例如,对于一般的电镀级 ABS 制品,螺杆转速设置在 50r/min - 60r/min 较为适宜。同时,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观察熔体的塑化质量和制品外观,适时调整螺杆转速。
在实际生产中,温度、压力和速度等注塑参数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需要注塑工艺人员根据具体的制品要求、模具结构以及设备性能,经过多次调试和优化,才能找到电镀级 ABS 注塑成型的最优参数配比,从而生产出高质量、满足电镀要求的 ABS 制品。
版权所有©东莞市伟才塑胶原料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权利. 备案号:粤ICP备2021046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