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13652478534电镀级 ABS 注塑件因后续需经过电镀处理,对表面质量要求极高,微小缺陷在电镀后会被显著放大,直接影响产品外观和性能。以下针对流痕、缩水、气纹三种常见缺陷,从成因分析到解决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流痕是指注塑件表面呈现的波浪状或条纹状痕迹,多沿熔体流动方向分布,主要由熔体流动不稳定或冷却速度不均导致。
从成因来看,材料干燥不足是常见诱因,ABS 具有较强吸湿性,若水分含量过高,熔融时会产生蒸汽,干扰熔体流动;熔体温度过低会降低流动性,导致熔体前锋在模具内冷却过快,后续熔体推动时形成分层条纹;注射速度不合理,低速时熔体前锋冷却不均,高速时可能因湍流卷入空气;模具浇口设计不当,如浇口过小或位置不合理,会导致熔体进入型腔时流速分布不均;模具温度过低则会使熔体在模具表面快速凝固,形成流痕。
对应的解决方案需多维度调整。材料预处理方面,需严格执行干燥工艺,将电镀级 ABS 原料在 80 - 90℃下干燥 4 - 6 小时,确保水分含量低于 0.05%,干燥后应在密封料斗中保存,避免二次吸潮。工艺参数优化上,适当提高熔体温度,通常控制在 220 - 250℃,但需根据具体牌号调整,防止温度过高导致材料降解;采用 “慢 - 快 - 慢” 的分段注射速度,初始阶段低速填充浇口附近区域,避免湍流,中间阶段提高速度保证熔体连续流动,末端阶段降低速度减少冲击;同时提高模具温度至 60 - 80℃,通过增加模具恒温系统的加热功率,确保型腔表面温度均匀。模具优化方面,扩大浇口尺寸或优化浇口位置,优先采用扇形浇口或平缝浇口,减少熔体流动阻力;在流痕易产生区域增设滞流槽,消除熔体流动波动。此外,还需检查注塑机螺杆磨损情况,若磨损严重应及时更换,保证熔体塑化均匀。
缩水表现为注塑件表面局部凹陷或内部缩孔,尤其在壁厚不均处、筋条根部或远离浇口位置常见,核心原因是熔体冷却收缩时未得到充分补缩。
成因主要包括保压不足,保压压力或保压时间不够,无法向冷却收缩的熔体补充物料;熔体温度过高,导致冷却过程中收缩量过大,超出保压补偿能力;模具冷却系统设计不合理,冷却水路分布不均,使厚壁区域冷却速度慢,收缩量大且无法及时补缩;产品结构存在明显壁厚差异,厚壁处熔体凝固慢,收缩后形成缩水;射胶量不足,型腔未被完全充满,也会导致收缩后表面凹陷。
解决缩水问题需围绕 “充分补缩” 和 “均匀冷却” 展开。工艺参数调整上,提高保压压力至注射压力的 60% - 80%,延长保压时间至熔体凝固约 90% 后结束,可通过逐步增加保压压力(每次增加 5 - 10bar)观察缩水改善情况;适当降低熔体温度 5 - 10℃,减少收缩总量,同时确保熔体仍有良好流动性;优化注射速度,保证型腔在合理时间内充满,避免因填充过慢导致先凝固区域无法补缩。模具改进方面,重新设计冷却水路,在厚壁、筋条等易缩水区域增设加密水路,确保冷却均匀,水路与型腔表面距离控制在 15 - 25mm;对于结构无法调整的厚壁区域,可在对应位置设置溢流槽,通过增加补缩通道减少缩水。产品结构优化上,若允许修改设计,应尽量减小壁厚差异,厚壁处设置渐变过渡,筋条厚度控制在主体壁厚的 1/2 - 2/3。此外,需检查注塑机射胶量是否充足,确保实际射胶量在理论计算值的 95% - 105% 范围内。
气纹是注塑件表面出现的云雾状或银丝状痕迹,多由气体被困在熔体中或材料降解产生气体导致,在浇口附近及复杂结构处尤为常见。
成因主要有材料干燥不良,ABS 中的水分在高温下蒸发为蒸汽,与熔体混合后形成气纹;模具排气不畅,型腔中的空气、脱模剂挥发物等无法及时排出,被熔体包裹形成气泡,冷却后显现为气纹;注射速度过快,熔体前锋在型腔中流动时卷入空气,形成湍流和气穴;螺杆转速过高或背压过大,导致熔体剪切过热,引发材料降解产生气体;模具表面有油污、水分或脱模剂残留,受热后挥发产生气体。
解决气纹问题需从 “除气” 和 “防气” 两方面着手。材料处理上,强化干燥工艺,采用热风循环干燥机,确保干燥温度稳定在 85℃左右,干燥时间不少于 4 小时,对于回料比例需严格控制在 10% 以内,且回料需单独干燥后再使用。模具优化方面,在型腔最后填充区域、角落及深腔部位增设排气槽,排气槽深度控制在 0.02 - 0.05mm,宽度 5 - 10mm,确保气体顺利排出;清理模具型腔表面,去除油污、水分和残留脱模剂,必要时采用高温烘烤模具除杂。工艺参数调整上,降低注射速度,采用分段注射,在熔体填充至型腔 70% - 80% 时适当减速,避免卷入空气;降低螺杆转速至 80 - 120r/min,背压控制在 5 - 10bar,减少熔体剪切发热;适当提高模具温度,促进气体从熔体中逸出并通过排气槽排出。此外,检查料筒是否有死角导致材料滞留降解,定期清理料筒和螺杆,避免杂质混入。
电镀级 ABS 注塑件缺陷的解决需采用综合排查法,因为单一缺陷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生产前需对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符合电镀级 ABS 的纯度和流动性要求;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控工艺参数,记录关键数据并建立参数数据库,便于快速追溯和调整;定期对模具进行维护保养,检查排气槽、冷却水路和型腔表面状态;对于批量生产的产品,建议先进行小批量试模,通过电镀测试验证缺陷改善效果后再量产。通过材料、工艺、模具的协同优化,可有效解决流痕、缩水、气纹等缺陷,保障电镀级 ABS 注塑件的表面质量。
版权所有©东莞市伟才塑胶原料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权利. 备案号:粤ICP备2021046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