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产品:PA尼龙,POM聚甲醛,PC塑料,ABS塑料,LCP液晶聚合物,PC/ABS及特种工程塑料!

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碳纤增强PPO注塑时如何避免纤维外露

发布日期:2025-05-23 15:35:19浏览次数:15

碳纤增强 PPO 注塑时避免纤维外露的方法

一、原料预处理

1. 碳纤维表面处理

碳纤维表面相对光滑,与 PPO 基体的结合力较弱,容易导致纤维外露。通过表面氧化处理,如采用浓硝酸、浓硫酸等强氧化剂对碳纤维进行处理,可在其表面引入羟基、羧基等极性基团,提高碳纤维与 PPO 基体的界面相容性 ;还可以使用偶联剂处理,常见的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等,能够在碳纤维和 PPO 之间形成化学键连接,增强两者的结合力,减少纤维外露风险。

2. PPO 树脂干燥

PPO 树脂具有吸湿性,水分的存在会在注塑过程中产生气泡,影响熔体的均匀流动,进而引发纤维外露。在注塑前,需将 PPO 树脂在 120 - 140℃的温度下干燥 4 - 6 小时,使树脂含水率降至 0.02% 以下,保证树脂的干燥程度,提升熔体质量。

二、注塑工艺优化

1. 温度控制

料筒温度直接影响 PPO 熔体的流动性。温度过低,PPO 熔体黏度大,流动性差,碳纤维难以被充分包覆,容易外露;温度过高,PPO 可能发生分解,降低材料性能。一般而言,料筒前段温度控制在 260 - 280℃,中段温度在 250 - 270℃,后段温度在 230 - 250℃,喷嘴温度略高于料筒前段温度,在 270 - 290℃。同时,模具温度也很关键,适当提高模具温度(如 60 - 80℃),可以降低熔体冷却速度,使 PPO 熔体有更充足的时间填充模具型腔,更好地包覆碳纤维,减少纤维外露。

2. 注射速度与压力

注射速度过快,熔体在模具型腔内流动不稳定,容易产生湍流,导致碳纤维分布不均,增加纤维外露几率;注射速度过慢,则会使熔体提前冷却,无法充满模具型腔。应采用适中的注射速度,一般在 30 - 60mm/s 。注射压力要足够,以保证熔体能够充分填充模具型腔,使碳纤维被完全包覆,但压力过大也会导致制品产生飞边等缺陷,通常注射压力控制在 80 - 120MPa 。保压阶段同样重要,保压压力一般为注射压力的 60% - 80%,保压时间根据制品厚度而定,通常为 10 - 30s,确保制品的密实度,避免因收缩导致纤维外露。

3. 螺杆转速

螺杆转速过高会使碳纤维在螺杆内受到过度剪切,导致纤维断裂变短,短纤维更容易外露;转速过低则会影响混炼效果和生产效率。合适的螺杆转速应控制在 30 - 60r/min,保证碳纤维与 PPO 树脂充分均匀混合的同时,避免纤维过度损伤。

PPO1.jpg

三、模具设计改进

1. 浇口设计

浇口的位置和形式对熔体流动影响很大。采用多点浇口可以使熔体更均匀地填充模具型腔,减少因流动不平衡导致的纤维外露。浇口尺寸也需合理设计,尺寸过小,熔体流动阻力大,容易产生高剪切速率,损伤碳纤维;尺寸过大,则会导致熔体在浇口处凝固时间延长,影响制品外观和生产效率。一般侧浇口宽度为 1 - 3mm,深度为 0.5 - 1.5mm;点浇口直径为 0.8 - 1.2mm 。

2. 流道设计

流道应尽量避免急转弯和截面突变,保证熔体流动顺畅。采用圆形截面流道,其熔体流动阻力小,有利于熔体均匀流动。流道直径根据制品大小和注射量确定,一般主流道直径为 4 - 8mm,分流道直径为 3 - 6mm 。同时,对流道表面进行抛光处理,降低表面粗糙度,减少熔体流动阻力,避免因流动不畅导致纤维外露。

3. 排气设计

模具内的空气若不能及时排出,会在型腔内形成高压,阻碍熔体流动,导致碳纤维不能被完全包覆而外露。在模具分型面、顶针等位置开设排气槽,排气槽深度一般为 0.02 - 0.05mm,宽度为 3 - 5mm ,确保模具内空气能够顺利排出,保证熔体填充效果。

四、设备维护与操作

1. 螺杆与料筒维护

螺杆和料筒是注塑设备的关键部件,长期使用后会出现磨损。磨损的螺杆和料筒会使物料混合不均匀,影响碳纤维的分散和包覆效果。定期检查螺杆和料筒的磨损情况,当磨损严重时及时更换,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性能。

2. 操作人员培训

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规范对注塑制品质量有直接影响。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碳纤增强 PPO 注塑的工艺特点和操作要点,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纤维外露等质量问题。

以上从多维度提供了避免纤维外露的方案。你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尝试调整,若还有其他注塑细节想了解,欢迎随时跟伟才塑胶沟通。


版权所有©东莞市伟才塑胶原料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权利.  备案号:粤ICP备2021046921号

13652478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