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13652478534在工程塑料的高性能化升级中,“阻燃 + 增强” 的复合改性成为突破安全与载荷双重限制的关键路径。PA66 A3X2G7 BK 作为巴斯夫旗下代表性品种,通过 40% 玻纤增强与微胶囊化红磷阻燃体系的精准协同,实现了 “超高刚性、环保阻燃、长效稳定” 的性能三位一体,搭配黑色配方的外观适配性,成为电子电气、汽车等领域高负荷阻燃结构件的核心材料选择。
该材料最核心的技术亮点在于微胶囊化红磷阻燃体系,通过 80-120nm 厚度的包覆层处理,既抑制了红磷加工中的氧化水解风险,又在燃烧时释放磷酸类物质形成致密膨胀炭层,实现高效阻燃。其阻燃等级在 0.75mm-3.0mm 全厚度范围内均达到 UL94 V-0 级,火源移除后自熄时间控制在 5 秒以内,且燃烧时无卤化氢等有毒气体释放,烟雾密度等级(SDR)≤50,完全符合 RoHS 与 REACH 环保标准。
电气安全防护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漏电起痕指数(CTI)高达 600V,即便在潮湿污染环境中也能避免表面漏电导致的绝缘失效;介电强度在干燥状态下达 33kV/mm,潮湿环境仍保持 30kV/mm,搭配 1×10¹⁵Ω・cm 的体积电阻率,为高压电气部件筑起三重安全防线。
40% 高强度无碱玻纤(单丝直径 11-13μm)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后,与 PA66 基材形成牢固化学键合,力学性能实现质的飞跃。干燥状态下拉伸强度达 160MPa,弯曲模量突破 9200MPa,较普通未增强 PA66 分别提升 180% 和 300% 以上。其抗蠕变性能尤为优异,在 1000 小时湿态环境下蠕变模量仍保持 4250MPa,完全适配齿轮、支架等长期受力部件的需求。
同时材料兼顾一定的韧性平衡:23℃干态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达 14kJ/m²,湿态环境下提升至 18kJ/m²,-30℃低温无缺口冲击强度仍能保持 65kJ/m²,避免在极端工况下脆裂失效。“BK” 黑色配方通过特殊着色剂与基材的均匀融合,不仅实现稳定的外观表现,更对材料力学性能无明显负面影响。
热稳定性能经复合抗氧剂体系优化后,热变形温度(1.8MPa)高达 250℃,长期使用温度(RTI)在 1.5mm 厚度下达到 130℃,150℃热老化 1000 小时后强度保留率超 80%。化学耐受性方面,对油脂、碳氢化合物及弱酸碱表现出良好抵抗性,浸泡 72 小时后重量变化率低于 1.5%,但需避开强酸与苯酚类溶剂。
尺寸稳定性上,通过玻纤增强与配方调控,流动方向收缩率可控制在 0.34%,横向收缩率 1.1%,平衡吸水率仅 1.0%-1.4%(23℃/50% RH),有效减少因湿度变化导致的尺寸波动。加工流动性经低摩擦助剂优化后,熔体流动速率(275℃/5kg)达 4-6g/10min,在高玻纤阻燃品种中处于较优水平。
在电气保护设备领域,该材料成为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首选。其 600V CTI 值与 UL94 V-0 阻燃等级,可满足 IEC 60112 与 UL 746B 标准要求,用于制造塑壳断路器(MCCB)外壳与内部绝缘支架 —— 这些部件在短路故障时需承受 30kV 以上的瞬时电压,同时抵御电弧高温,材料的绝缘性与阻燃性形成双重保障。在新能源充电桩部件中,其抗蠕变性能可确保插拔接口长期使用后仍精准契合,避免接触不良引发的充电故障。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该材料在电池包与动力系统中应用广泛。其 250℃热变形温度与阻燃特性,可用于制造电池包支撑底座与防爆阀壳体,在电池热失控初期抑制火焰蔓延,为逃生争取时间;在传统燃油车发动机舱,由其制成的燃油分配器、轴承保持器,能在 120-180℃高温与燃油侵蚀下保持结构稳定,使用寿命超 15 万公里。此外,黑色配方使其可直接用于外观外露的汽车电气部件,无需二次着色。
在工业机械领域,该材料可生产高压齿轮泵壳体、液压系统阀门部件。其 9200MPa 的弯曲模量与耐油性,能承受高压流体冲击与油脂侵蚀,降低设备泄漏风险;在矿山机械的电气控制柜中,其阻燃性与绝缘性可适应井下潮湿多尘的恶劣环境,保障电路系统安全运行。在家电领域,用于烤箱、微波炉的高温阻燃支架,可耐受 200℃以上的短期高温,且低收缩率确保部件在冷热循环中不翘曲。

PA66 的吸湿性会直接影响成型质量,该材料需在加工前进行严格干燥:建议采用热风循环干燥机,在 80℃温度下持续干燥 2-4 小时,确保含水量降至 0.05% 以下。干燥后的原料应立即转入密闭料斗,若在相对湿度 60% 以上环境中暴露超过 1 小时,需重新干燥,否则成型时易产生气泡、银纹,导致阻燃剂分散不均与力学性能下降。
注塑温度需严格控制在 285-300℃,料筒前段 270-280℃,中段 285-295℃,后段 290-300℃,避免超过 300℃导致红磷分解。模具温度建议设定为 80-90℃,对于壁厚超 5mm 的部件,可提升至 90-100℃以减少内应力。注塑压力采用 3.5-12.5MPa,保压压力为注塑压力的 60%-70%,并采用多段保压工艺(初始 80-90MPa 持续 1-2s,二次 60-70MPa 持续 3-4s),防止应力集中。
注射速度宜采用中速匀速(15-25mm/s),避免高速导致熔体破裂;浇口孔径不应小于 0.5 倍塑件厚度,潜入式浇口最小直径需达 0.75mm。成型后部件建议进行退火处理(80℃保温 2 小时),尤其模具温度低于 40℃时,可有效保持几何稳定性。设备需配备超高耐磨双金属螺杆与硬质合金喷嘴,锁模力较普通设备提升 60% 以上。
原料采用 25kg 密封包装,存储于阴凉干燥环境,温度控制在 5-30℃,相对湿度不超过 60%。运输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雨淋及剧烈撞击,防止包装破损导致吸湿或杂质混入。未用完的原料需立即密封,存储超过 3 个月时,再次使用前必须重新干燥,确保玻纤与阻燃剂分散均匀性不受影响。
与低玻纤含量的红磷阻燃 PA66(如 25% 玻纤品种)相比,A3X2G7 BK 的核心优势在于承载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拉伸强度提升 45%-65%,抗蠕变性能提升超 80%,可适配高负荷结构件,但加工流动性略低,成型难度稍大。与卤系阻燃高玻纤 PA66 相比,其环保性更优,燃烧时无有毒气体释放,烟雾密度更低,符合全球环保法规趋严的需求,但阻燃效率略低,成本稍高。
选型时需重点关注三大维度:若部件需同时承受高负荷(如齿轮、支架)与阻燃要求(如电气设备),该材料为优选;若应用场景有强制环保标准(如欧盟 RoHS),其无卤阻燃特性不可替代;若要求高压绝缘(如 600V 以上电气部件),600V CTI 值使其成为精准之选。而对于外观要求极高的部件,需考虑玻纤外露问题,可选择表面改性品种;若需耐候性,可搭配抗 UV 助剂使用。
版权所有©东莞市伟才塑胶原料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权利. 备案号:粤ICP备2021046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