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13652478534在现代高端制造业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PEEK 棒材因其卓越的综合性能脱颖而出。作为一种高性能热塑性工程塑料,PEEK(聚醚醚酮)棒材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本文将详细介绍 PEEK 棒材从直径 10mm 到 500mm 的规格情况,深入解析其尺寸公差以及关键的机械性能,为相关行业的选材和应用提供全面的参考。
PEEK 棒材的直径规格丰富多样,常见的范围涵盖 10mm 至 500mm。在实际生产和市场供应中,这一区间内存在着众多标准和非标准尺寸,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对于小型精密零部件制造,如电子设备中的微型齿轮、医疗器械中的精细传动部件等,10mm - 50mm 直径范围的 PEEK 棒材较为常用。其较小的直径能够精准地加工出符合高精度要求的小型零件,满足这些领域对产品小型化、轻量化以及高性能的需求。在机械制造、汽车工业等领域,当涉及到制造一些承受较高载荷、需要具备一定强度和刚性的轴类零件、衬套等时,50mm - 200mm 直径的 PEEK 棒材应用广泛。例如,汽车发动机中的一些关键部件,如活塞销、气门挺杆等,使用该直径范围的 PEEK 棒材,可凭借其出色的机械性能有效抵抗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的巨大压力和冲击力,确保部件稳定运行,提升汽车整体性能。对于一些大型工业设备、特殊工程结构件等,200mm - 500mm 直径的大尺寸 PEEK 棒材则发挥着重要作用。像是大型化工设备中的耐腐蚀管道支撑件、航空航天领域大型飞行器结构中的部分非承力但需具备特殊性能的部件等,大直径的 PEEK 棒材能够提供足够的材料体积和结构强度,满足这些大型、复杂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这一区间内,常见的标准直径规格有 10mm、12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45mm、50mm 等。不同生产厂家对于这些直径规格的公差控制略有差异,但一般来说,当直径≤20mm 时,公差范围通常控制在 ±0.1mm 左右。对于 10mm 直径的 PEEK 棒材,其在挤出或模压成型过程中,由于尺寸较小,工艺控制难度相对较大,为了保证棒材的尺寸精度和质量稳定性,生产厂家会严格把控温度、压力、挤出速度等工艺参数,将公差控制在极为精准的范围内。这样的高精度公差确保了棒材在后续加工成精密零部件时,能够满足如电子设备、医疗器械等行业对零件尺寸精度的苛刻要求。当直径在 20mm - 50mm 之间时,公差范围会适当放宽至 ±0.2mm。以 30mm 直径的 PEEK 棒材为例,虽然其尺寸相对较大,成型过程中的工艺稳定性有所提高,但考虑到材料本身在成型过程中的收缩、应力分布等因素,仍然需要将公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棒材在机械加工、装配等环节的适配性。这种公差控制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兼顾了生产效率和成本效益。
此区间内常见的标准直径规格包括 55mm、60mm、70mm、80mm、90mm、100mm、120mm、150mm、180mm、200mm 等。随着直径的增大,棒材在成型过程中的工艺难度和影响因素也发生变化。对于 50mm - 100mm 直径的 PEEK 棒材,公差范围一般在 ±0.3mm - ±0.5mm 之间。例如,80mm 直径的棒材,在大型挤出设备中成型时,由于材料流动、模具填充等因素的影响,要保证棒材整个圆周方向的尺寸均匀性具有一定挑战,所以公差范围相对前一区间有所增大。当直径超过 100mm,如 150mm、200mm 等,公差范围通常在 ±0.5mm - ±1mm 之间。大直径棒材在成型过程中,内部应力分布更为复杂,材料的冷却收缩过程也更加不均匀,因此需要更大的公差范围来容纳这些不可避免的尺寸变化,同时又要确保棒材的整体质量和性能不受影响,满足工业应用中的实际需求。
这一区间属于大尺寸 PEEK 棒材范畴,常见的直径规格有 220mm、250mm、300mm、350mm、400mm、450mm、500mm 等。由于大尺寸棒材的生产工艺复杂,对设备要求极高,其公差控制相对更为宽松。一般情况下,200mm - 300mm 直径的 PEEK 棒材公差范围在 ±1mm - ±1.5mm 之间。以 250mm 直径的棒材为例,其在超大型模压设备或特殊定制的挤出设备中生产,设备的巨大尺寸和材料的大量使用使得成型过程中的各种变量增多,很难将公差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当直径超过 300mm,如 400mm、500mm 等,公差范围可能达到 ±1.5mm - ±2mm 甚至更大。这些大尺寸 PEEK 棒材主要应用于对尺寸精度要求相对不那么苛刻,但对材料的整体性能、结构强度以及特殊性能(如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等)有较高要求的领域,如大型化工反应釜的内部支撑结构件、特殊环境下的大型防护装置部件等,适当放宽的公差范围不会影响其在这些应用中的实际使用效果。
PEEK 棒材的拉伸强度是衡量其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未增强的 PEEK 棒材拉伸强度在 85 - 100MPa 之间。随着直径的变化,拉伸强度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在较小直径范围内(10mm - 50mm),由于材料在成型过程中受到的加工应力相对均匀,分子链排列较为规整,拉伸强度能够较好地保持在较高水平,接近甚至达到材料的理论拉伸强度上限。当直径增大到 50mm - 200mm 区间时,由于棒材内部可能出现一些微小的缺陷、孔隙或者分子链取向的不均匀性增加,拉伸强度会略有下降,一般在 85 - 95MPa 之间。对于 200mm - 500mm 的大直径棒材,受到成型工艺难度、材料内部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拉伸强度可能进一步降低至 80 - 90MPa。若对 PEEK 棒材进行玻纤增强、碳纤增强等改性处理,其拉伸强度会显著提高。添加 30% 玻纤增强后,在 10mm - 50mm 直径区间,拉伸强度可提升至 150 - 170MPa;随着直径增大到 50mm - 200mm,增强后的拉伸强度仍能保持在 140 - 160MPa 左右;在 200mm - 500mm 大直径区间,虽然会因成型因素导致强度提升幅度相对减小,但也能达到 130 - 150MPa,极大地提高了棒材在承受拉伸载荷时的性能表现,使其能够应用于更严苛的受力场景。
PEEK 棒材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同样与直径密切相关。未增强 PEEK 棒材的弯曲强度一般在 120 - 140MPa,弯曲模量约为 3 - 4GPa。在 10mm - 50mm 直径区间,由于棒材的结构相对均匀、致密,弯曲强度和模量能够稳定在较高水平,为精密零部件在承受弯曲载荷时提供可靠的性能保障。当直径增大到 50mm - 200mm,随着棒材内部结构复杂程度增加,弯曲强度可能会降至 110 - 130MPa,弯曲模量在 2.8 - 3.8GPa 之间波动。在大直径的 200mm - 500mm 区间,弯曲强度进一步下降至 100 - 120MPa,弯曲模量约为 2.5 - 3.5GPa。通过增强改性,如添加碳纤维等,可显著提升弯曲性能。以添加 30% 碳纤维增强为例,在 10mm - 50mm 直径区间,弯曲强度可飙升至 200 - 250MPa,弯曲模量达到 8 - 10GPa;在 50mm - 200mm 区间,弯曲强度保持在 180 - 230MPa,弯曲模量为 7 - 9GPa;在 200mm - 500mm 区间,弯曲强度也能维持在 160 - 200MPa,弯曲模量在 6 - 8GPa,大大增强了大尺寸棒材在承受弯曲力时的刚性和抗变形能力,拓宽了其在大型结构件等应用中的适用性。
PEEK 棒材具有较好的冲击强度和抗疲劳性能。其冲击强度一般在 80 - 100J/m 左右。在小直径的 10mm - 50mm 区间,由于材料的微观结构均匀性好,能够有效吸收冲击能量,冲击强度表现出色。随着直径增大到 50mm - 200mm,冲击强度会因内部结构的变化而有所降低,大约在 70 - 90J/m 之间。在 200mm - 500mm 大直径区间,冲击强度可能进一步降至 60 - 80J/m。在抗疲劳性能方面,PEEK 棒材在 200℃、50% 最大应力循环条件下,可承受 10⁷次以上疲劳循环而不失效。在不同直径区间,虽然疲劳性能总体较好,但小直径棒材由于内部缺陷少、结构稳定,其疲劳寿命相对更长。随着直径增大,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增加,疲劳寿命会有所缩短,但相较于许多传统材料,仍然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满足如机械传动部件、航空航天结构件等长期承受交变载荷的应用需求。
版权所有©东莞市伟才塑胶原料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权利. 备案号:粤ICP备2021046921号